• 首頁 >
  • 希望月刊 >
  • 讀者迴響 >
  • 讀者迴響
    在異鄉的精神糧食
    我在一開始到美國生活時,面對不熟悉的文化,即使想拓展新的人際關係,仍感到孤獨、隔閡…我每月最期待的,就是收到家人轉寄的月刊,我都會一口氣看完,整個人會充滿嶄新的力量,讓我能再次面對新環境的所有挑戰! (讀者 鄭小姐)
    讓我的世界從無聲變成美妙旋律
    我是一名聽障人士,在職場和社會上,時常經歷不友善的對待,我原本很痛苦,甚至怨天尤人,但在讀到月刊後,第一次有被接納、被愛的感受,我的內心仿若置身在我永遠無法享受的美妙天籟中,讓我的世界從無聲變成美妙旋律!我會一直支持月刊,也會分享給其它身心障礙人士! (讀者 林先生)
    希望月刊成為我的生命之光
    現今我在矯正學校服刑,一年前,開始從老師那拿到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,猶豫了很久,才寫這封信給你們,我之前都覺得自己不配,也無法為你們做什麼。 小時候我遭父親家暴。父母離異後,我跟著母親生活。但母親為了養育我,長時間在外工作,母親的同居人就趁機性侵我,還威脅我不准說出去,不然會殺了母親。後來,母親意外離世,雪上加霜地,我又檢查出罕見疾病,我因此封閉自己,怨恨整個世界,都沒人願意救我。在安置機構時,我開始欺負室友,暴力相向,最後犯下不可饒恕的惡行。當我被判刑時,我真的不明白活著的意義,數度尋死。 看著月刊時,我都一直掉眼淚,沒想到人世間還有這種無私接納的愛。我決定面對曾經犯的錯,相信自己有悔改重生的可能。雖然我每個月只能靠學校補助的錢生活,還要支付醫藥費,但我希望做一些微薄的捐款,也想寫迴響鼓勵你們,讓其他人也能出黑暗入光明。   服刑完,我想成為一位社工師,幫助和我一樣的人,讓他們不會走上歧路。 (讀者 范小姐)
    月刊使我的心不再鬱悶
    我從小就獲得許多人的喜愛。但我在想大家對我的喜歡,是因為自己是個「好好小姐」,久而久之,我開始不敢表達真正的想法。因為害怕被討厭,所以只好不斷妥協。 畢業後到職場,我依舊是大家眼中的「好好小姐」。但每當回到家中,總是覺得筋疲力盡,漸漸也變得鬱鬱寡歡。 直到有天下班打開堆滿信的信箱時,發現有本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。於是那天晚上,我打開月刊,原本鬱悶的心,在一篇篇的故事中,被安慰、被鼓勵。 謝謝月刊在我困難的時候幫助我,期待這些文章都能成為一道道指引方向的曙光。推薦每個人都可以看,看完也可分享給大家! (讀者 林小姐)
    戒毒之路有希望月刊鼓勵我
    我跌入毒海的深淵中,反覆二十年之久,也進出監獄多次。每次在監獄裡都信誓旦旦,出監後絕不會再如此。但當踏出監獄的那一刻,內心的癮又開始在作怪了,使我的人生就這樣渾渾噩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,只能說:眼睛雖看得見,心卻是瞎的;身體雖能活動,心卻是死的。 自以為是的我,總是認為我自己很行,可以一手遮天,我不僅吸毒,我還賣毒,所以買毒的人要來看我的臉色,而不是我去看別人的臉色。我還很自傲,我就是很行,很能幹,殊不知我在給別人毒品時,就等於是害了一個家庭,日積月累下就傷害很多家庭。我犯下這樣的過犯,現在每天都懺悔,認罪悔改,並祝福曾經被我傷害過的每個人,包括那不可愛的。說很容易啊!沒有幫助、引領,是絕對不可能戰勝的。 所以我很喜歡看蒲公英,它裡面的文章總是激勵人心,雖然我沒有華麗的文辭,但我也希望能用我所得到的感動,與讀者們一起共勉之。 (讀者 小倪)
    謝謝蒲公英代替我陪孩子長大
    以前,兩個可愛的小孩都會黏著我,要我講床邊故事才肯入睡,那些夜晚我非常快樂。後來,工作壓力壓垮了我,我開始失眠,甚至得了恐慌症,最嚴重時,我無法與人交談,當然也不能好好照顧孩子,我以為從此失去了美好的親子時光,更加痛苦。沒想到,母親節當晚,兩個孩子拿著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來找我:「媽媽好久沒講故事給我們聽了,換我們唸故事給妳聽。」當他們流利地唸完故事,會跟我討論感想時,我發現他們長大了,他們開始懂得陪伴我,我十分感動。我問兩個孩子,怎麼會想到要說故事給我聽?他們笑著回答:「是蒲公英故事教的!」讓我特別想感謝蒲公英。謝謝這些故事代替我陪孩子長大;更謝謝這些故事,喚回我和孩子的感情。 (讀者 林小姐)
    月刊安撫我和媽媽焦慮不安的心
    我因為要做大腸癌檢查,在母親節當天住進醫院,我很不安,陪同我的媽媽也很沉重。病房裡,恰巧有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,翻著翻著,我漸漸平靜下來,不知該怎麼安慰媽媽的我,又拿了一本給她看,她在看月刊的時候,終於露出當天第一個笑容。因為檢查結果沒事,過了幾天,我順利出院。對於讓媽媽在病房裡度過母親節,我原先覺得愧疚,但媽媽說,那天得到的月刊,就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。她當下無法跟人說的焦慮與無力,在閱讀中很奇妙地得到安慰,還偷偷在心中下了決定:不論我的病況如何,她都要珍惜往後的母女相處時光。現在,我們會一起讀月刊,分享彼此對文章的心得。雖然在母親節發生了那樣的事,但我和媽媽卻因此更靠近,愛和微笑更多了。 (讀者 吳小姐)
    期待20年後,月刊也還能伴在我身邊
    小時候有看過蒲公英的文章,最近突然想到你們,就一口氣看了好多篇,感受跟以前不太一樣!喜歡你們藉由文字傳遞愛與希望,不需要強加別人接受什麼觀念,很是感動,可能是自己人生閱歷的成長,再次讀的時候,字裡行間帶出淺淺的心靈上溫暖,溫暖又幸福,讓人想一讀再讀,希望往後十年二十年都可以看到你們文章,謝謝你們。   (讀者 王先生)
    重生的盼望
    退休後,我開始思考人生下半場的去向。雖然教了大半輩子的保險,但到了生命盡頭時,人世間還能存有什麼保障呢?突然,我回想起第一次拿到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的感動...我想許多中高齡者也和我一樣,開始要面對最終極的課題。就像從前我用月刊,來鼓勵邁入人生新階段的學生;我相信藉著大字版月刊,一定能將重生的盼望,傳遞給這些尋找生命意義的人。 (讀者 陳教授)
    生命教育的極佳教材
    身為老師,深刻認同月刊是生命教育的極佳教材。學生們雖然有那麼多考試,卻很少人教他們如何面對人生難題。月刊故事,能讓孩子學會尊重生命、關懷別人、解決挫折與困境的能力,以及對生活的正向態度,真是符合現代教育急切的需要啊! (讀者 吳老師)

    < 1 2 3 4 5  ... 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