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/01/15
蒲公英希望基金會顧問 楊荊生老師至板橋國中進行親職講座,與家有國中孩子的爸媽有個對談:楊老師提到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導師,家中正值青春期的國中生父母親更要當家裡的榜樣,因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。親職教育有賞味期,小時候黃金期,青少年則是即時期,都還來得及.....不要到補救期。
而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,親職的角色要如何扮演呢?父母要幫助孩子完成自我的生命成長之旅,在保母、老師、顧問之間轉換角色、讓孩子學習承擔責任與擴張境界、愛與分享的實習,父母需要與學校互為合夥人、並以能成為孩子的典範自我期許。
猶太人父母管教子女的方法,可以做為教導青少年的借鏡:維持尊重、態度正確、保持耐心、存在信任與尊重差異。也就是說給孩子的期待要合理,常說正向鼓勵的話,透過歡樂餐敘、溫馨抱抱營造親子溝通陪伴的精心時刻。
教養「價值觀」影響無遠弗屆,真正的「管教」不只是「訓練」還有「關懷與陪伴」。家長們可以鼓勵青少年透過大量閱讀,看見別人生命好的典範,以轉換生命改變負面想法,以建立孩子的復原力,協助孩子找到生命的出口。
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遺產就是相知相伴的「愛」。留給孩子名聲,讓孩子成為值得尊敬的人,才是最成功的教育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