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/06/17
蒲公英希望基金會受到【臺北廣播電臺】的邀請,到【幸福生活館】廣播節目與聽眾分享基金會的理念和服務內容。

▲基金會同仁Liam,受邀到臺北廣播電臺受訪

▲基金會同仁筱珊,受邀到臺北廣播電臺受訪
在主持人偉華的引領下,基金會同仁筱珊分享著蒲公英的創辦起源、小故事及發展理念:「三生有幸-生命要豐富、生活要簡單、生態要平衡」,接著簡單說明三大服務:【不分年齡,所有沮喪失落、有憂鬱傾向的人們-全人心靈陪伴計劃】、【關懷弱勢青少兒的生命品格-散播希望種籽計畫】、【關心受環境危害影響的人們,包括缺水及永續環境議題-公共參與援助計畫】

▲基金會同仁筱珊與聽眾們分享理念與服務計劃
在服務計畫當中,主持人偉華特別引導聽眾朋友關心與環境議題相關的「公共參與援助」的內容,帶領聽眾們了解蒲公英如何協助非洲及台灣偏鄉的水資源改善。

▲基金會同仁Liam分享如何協助改善非洲及台灣偏鄉的水資源
「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,看見自己的責任。」Liam引用德蕾莎修女的一段名言,點出蒲公英幫助非洲烏干達及台灣偏鄉改善水資源的出發點。
在非洲,有60%的土地是無水源供給的狀態,因此在烏干達要喝上一口乾淨水,是件困難的事:居民們每天要走5公里、花3小時,才能走到取水處,取得的水源還是泥沙水,因此蒲公英透過與當地聯盟合作,將濾水相關設備引入,為村民們帶來乾淨水源,這也是「為水走5公里」公益行動由來,Liam也呼籲聽眾,可以參加「為水走5公里」,透過路走及遊戲關卡,了解水資源的珍貴性。

▲基金會同仁Liam分享如何協助改善非洲及台灣偏鄉的水資源
看似不缺水的台灣,其實在偏鄉部落地區也有著水源缺乏的問題,蒲公英看到桃園復興鄉部落的需要,開始投入幫助,進行管線修復、儲水系統處理等等。

▲基金會同仁與主持人偉華一起聊蒲公英公益行動
雖然改善了水源,蒲公英也發現部落有更多的問題:青年人力外流、文化斷層、原生環境的破壞等,因此蒲公英更多思考如何協助部落創生、恢復環境,如:以無毒農耕進行原生菜復育、種植蜜源性植物等,與部落攜手建立【吾都生態園區】,並導入「愛部落行動」,讓民眾可以體驗泰雅文化活動、生態導覽、採收、DIY製竹器等活動,達到幫助部落文化產業、永續環境恢復及落實地方創生。
最後Liam也呼籲企業團體能一起參加「愛部落行動」,幫助部落經濟、體驗文化及了解永續生態。
邀請你參加「為水走5公里」及「愛部落行動」公益活動,了解永續環境的重要、部落原生文化,一起體驗「恢復最起初的美好」!
點我參加愛部落行動 點我參加為水走5公里 點我支持蒲公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