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/01/18
一見到蕭老師,就被她的親切所吸引!
蒲公英同仁這次拜訪的是馬偕醫院/院牧部的關懷師兼志工督導,蕭嘉瑩老師。經歷豐富、又同時兼任外部課程講師的她,按理來說可能會很有「老師」的威嚴感,不但沒有,取而代之的是滿滿親切與侃侃而談間流露出的笑顏。

我們來到志工工作室進行訪談。一踏入工作室時,在旁忙錄的志工就與蕭老師寒暄;在訪談的過程中,也可感受到老師與志工們的感情很密切,老師一一向我們介紹每位志工的故事背景,甚至還有位志工媽媽告訴我們:「要不是因為蕭老師,我不會在這邊當18年的志工!」可以見得,蕭老師的親切和關懷,帶給院牧部和志工們滿滿的愛。

「你們太用心了,有這些材料真是太棒了!」蕭老師看著蒲公英同仁拿出大字版月刊、有聲故事【朋啾】及影音故事-【品格故事屋x閱讀力】,邊與我們分享她是如何使用月刊。
在醫院內,她珍惜每週一次/30分鐘與員工們的禮拜時間,用心深入的了解月刊內容,並撰寫成運用在禮拜中的材料,帶領員工們深入討論其意義,盡心的將正面想法植入員工心中;也把握每個關懷病人及家屬的機會,透過分享月刊故事和心得,帶來力量及支持,也傾聽了解病人家屬們的心聲;最後,留下月刊供他們翻閱,並期待他們能得到正面鼓勵。
在醫院外,她是預防失智課程的講師,而月刊就成為她課堂上的材料。
「比起醫療知識或唱歌、跳舞等才藝課程,長者們更需要的是【心靈滋養】」蕭老師眼神堅定的如此告訴我們。

老師提到台灣在長者關懷的部分,一直缺少心靈層面的相關工作,因此在設計課程內容時,特別著重心靈交流。她在課程中使用月刊,不僅實際操練長者閱讀、朗讀故事來預防失智,更透過月刊的故事,與長者們聊生命、聊想法,更多的進入到長者內心世界;此外,她也延伸結合多元材料,如著色本、牌卡,讓長者們透過著色、選擇牌卡,更多的表達他們的看法,落實【滋養長者心靈】的理念。
在提到對長者服務的理念時,可以感受到蕭老師源源不絕的熱情及對長輩心靈服務的負擔,老師在陳述如何設計課程內容時,蒲公英同工都恨不得自己能多長幾歲,以致於能報名蕭老師的課程,可見老師的課程創造豐富及用心的程度。

在這次的探訪中,蒲公英同仁們不僅向蕭老師推廣大字版月刊及影音材料,更多從蕭老師的回饋中,得到鼓勵與肯定!
期待蒲公英月刊能更多被讀者深入使用,相信將會為讀者帶來正面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