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【蒲公英緊急公告】蒲...
  • 手機也能看!蒲公英全...
  • 【暑期學習單】提升孩...
  • 【畢業季教案-熱氣球...
  • 蒲公英孝親感恩月活動...
  • 228連續假期公告
  • 【蒲公英SDGs小領...
  • 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線...
  • 農曆新年假期公告
  • 生態永續田園之旅 地...
  • 元旦連續假期公告
  • 希望月刊「勵志版」全...
  • 【公告】蒲公英夏少文...
  • 蒲公英夏少文博士獎助...
  • 【反詐騙公告】 蒲公...
  • 帶你找到『無敵星星』...
  • 【一日小農】體驗 帶...
  • 散播希望種籽 按手機...
  • 一日小農 志工領袖培...
  • 助非洲孩子 不再喝泥...
  • 免費素養導向教學研習...
  • 【蒲公英孝親感恩,愛...
  • 免費希望講座,立即報...
  • 從竹建築看永續發展與...
  • 2021 蒲公英獨一...
  • 吃好餅,做公益!希望...
  • 生態循環與泰雅竹建築...
  • 財團法人蒲公英希望基...
  • 你是蒲公英999純金...
  • 三「聲」有幸 歲末感...
  • 2021年蒲公英校園...
  • 蒲公英服務工作-防疫...
  • 暑期營隊線上開駛囉!...
  • 解憂蒲公英 ★ 回信...
  • 小板凳傳愛故事列車 ...
  • 內湖靈糧堂致福益人學...
  • 建成國中的走讀課 遇...
  • 點亮我的人生四季—感...
  • 蒲公英希望基地導覽志...
  • 南崁教會「為水走5公...
  • 手牽手孝親感恩 有...
  • 捐點愛 幸福多-用O...
  • 蒲公英希望基地的生態...
  • (完賽得將公告)搶救...
  • 鐵窗內的未來生人生夢...
  • 《蒲公英希望月刊》有...
  • 弱勢孩童的夢想啟航 ...
  • 青年志工社會公益參與...
  • 一份振興券 給弱勢孩...
  • 蒲公英樂讀春光評選名...
  • 志愛無限青銀共融 長...
  • 蒲公英希望基金會 小...
  • 穿上志工服,爺奶翻轉...
  • 散播希望種籽計畫-蒲...
  • 祝福送進部落-蒲公英...
  • 走進高雄大社嘉誠國小...
  • 明陽中學 讓夢想有啟...
  • 打造您專屬的獨一無聖...
  • 蒲公英希望基金會獲「...
  • 吃好餅 做公益 希望...
  • 愛,傳到了!
  • 蒲公英暑期英文品格營...
  • 好消息!我們也可以用...
  • 【公告】財團法人捐款...
  • 蒲公英發表《行動研究...
  • 願蒲公英也成為你的幫...
  • TAZZE X 蒲公...
  • 2019年 生命品格...
  • 慶祝母親節檔期,童趣...
  • 【銀髮舞動,花現幸福...
  • 【蒲公英x北投明德國...
  • 我媽最正,多『讚』!...
  • 暑假兒童故事影音創客...
  • 蒲公英捐款回饋專案!
  • LINE Pay愛心...
  • 傳愛活動-把愛送給你...
  • 謝謝大家的熱情回應贈...
  • 蒲公英x安得烈「愛,...
  • 蒲公英聲明
  • 愛,要這樣說-蒲公英...
  • 萊爾富超商機台便利捐...
  • LINE Pay愛心...
  • OK超商機台便利捐 ...
  • 蒲公英在寶島客家電台...
  • 「愛,要這樣說」校園...
  • 加入蒲公英LINE@...
  • 說好話系列-「給老師...
  • 說好話系列-記憶中的...
  • 打造您的「獨一無二」...
  • 為高雄氣爆災區祈禱
  • 亞太電信手機用戶捐款...
  • 全人心靈陪伴
  • 願蒲公英也成為你的幫助

    2019/07/16

    「是因為你們辦的,我們才大老遠過來!」

     

    陳媽媽日前帶著有兩個寶貝孩子,起了大早從新竹到台北,參加蒲公英的創客營。孩子送到蒲公英營隊報到後,陳媽媽才開始尋覓台北住宿的地方。

     

    媽咪說,喜歡一邊吃早餐一邊閱讀蒲公英,蒲公英的故事穩定上班前的心情,讓一天從平靜,而非匆忙中展開。孩子們最喜歡聽朋啾,聽到主題曲都會跟著哼唱了。陳媽媽回憶道,孩子還小的時候,會在睡前為孩子讀上一兩篇故事,雖然這段往事孩子們已不復記憶,但長大一點後閱讀成了孩子們的興趣,他們會主動閱讀月刊。蒲公英在家裡,有了一份位置。

     

    愛的傳承
    有文學背景,現於國小任職老師的陳媽媽,形容月刊風格頗似「社會派」詩人杜甫,富時代性且大眾都能閱讀。到弱勢課輔班以品格故事陪伴孩童的老師們,也常常被孩子們問到:「這些故事是真的嗎?這是誰的故事?」因為故事描寫的是人的日常處境,反應了社會現象,孩子與大人可以在故事中找到自己,甚至找到情緒出口。

     

    月刊中曾有一則故事,一名擁有輝煌戰績的上校,在退役後以副校長身份在日本學校授課,他認為戰爭帶來破壞,唯有教育能建造人,如今,豎立在校的克拉克雕像,仍給學生及遊客的精神上的勸勉,這則故事陳媽媽知道,但想不到會在月刊中再次看到,她將故事拍下,傳給遠在日本的父親,兩人都感動不已。對喜歡閱讀不同國家故事的陳媽媽來說,蒲公英希望月刊不僅提升心靈力量,也開闊了視野。

     

    當今社會變得複雜,陳媽媽期待孩子成長中能習得正確的價值觀,在面對困難時能做出正確的決定,並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,長大後能關懷社會。這些能力如何培養呢?陳媽媽分享,她常藉由生活情境給孩子機會教育,也提供道德、品格類刊物讓孩子閱讀,但是這類主題談起來不輕鬆,陳媽媽說:「像蒲公英的內容比較軟,而且文字優美,很適合給孩子們讀,月刊讓我覺得如獲至寶。」

     

    在心田散播愛的種籽
    蒲公英向孩子問道:「你們最喜歡蒲公英裡的哪個故事呢?」
    「金湯匙銀湯匙那個!」(原標題《銀色的鐵湯匙》)

    哇!孩子們果然聽得好認真!

     

    蒲公英在這個可愛的家庭裡,安頓了大人的心情,啟發了孩子心靈,閱讀的時光裡,在不同的人身上,都產生不同的意義。親愛的讀者,蒲公英能幫上你什麼嗎?願我們愛的種籽能透過你的創意發芽,時時撫慰,也成為你的幫助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線上閱讀蒲公英 支持蒲公英